2009年9月30日

三現五原則



  • 三現

    • 現場:不良品發生的地點及四周的環境因素
    • 現物:不良實物狀況
    • 現狀:不良發生的狀況(過程)及其使用狀況


  • 五原則

    • 把握現狀:確實掌握不良品的尺寸,分析結果及問題發生問題前的檢驗資料及其交互的影響問題。
    • 查明原因:利用特性要因分析法、FMEA等手法,造成不良零件品質特性的原因。
    • 適當的對策:針對原因擬定臨時對策及永久對策。
    • 對策後效果確認:針對零件本身尺寸、產品性能及其耐久性的確認。
    • 回饋:將結果回歸至管理標準等資料。

2009年9月29日

核心工具


ISO/TS 16949的核心工具有五項
五大核心工具的應用在於其正確性、適時性與連貫性。


APQP 先期產品品質規畫
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MSA 量測系統分析
SPC 統計製程管制
PPAP 生產性零組件核准程序


品質規劃要齊力
失效風險來評比
量測分析除變異
統計製程知能力
產品核准創效益




摘自:易騰企管顧問海報

ISO 9002已經過時了


現在走在路上仍會有看到「本公司獲得ISO 9002認證」,如果你看到這種宣傳或招牌,該家的產品請你使用前要三思。


因為ISO 9000系列在2000年改版的時候,已將ISO 9001、ISO 9002、ISO 9003等三種認證型式整合成ISO 9001一種,且在2003年年底要完全轉換。亦即在2004年起將只有ISO 9001一種品質認證,而看不到ISO 9002的認證。


如果你在現在(2009年)仍看到「本公司獲得ISO 9002認證」的宣傳,就表示這家公司的品質管理系統已經6年沒有維護了,在公司不重視品質這塊的時候,他們的產品你還敢用嗎?

2009年9月27日

獲得ISO 9001品質認證,就代表產品品質很好嗎?

有許多公司在廣告詞中聲明:本公司的某產品獲得ISO 9001國際品質認證,來宣稱其產品優良。


其實ISO 9001是一項品質管理系統的認證,其適用對象是指管理系統本身,而不是產品。其所代表的意義是指這家公司去設計一套品質管理系統(符合ISO 9001的要求),用來管制(控)產品的品質,在這套品質管理系統的管制(控)下,預期做出來的產品是符合公司的管制以及符合顧客的要求(或期待)的。


但是,偶而還是會有不合格的產品產出。若發生時是在公司內部,依其機制進行攔截並處置,進而找出原因,予以消除。若流出到客戶手中,就會造成顧客使用上的失效產生不滿意。


所以通過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的認證,並不能代表其生產的產品是100% OK的,只能說有那張證書,代表這家公司的品質管理制度有起碼的水準(符合ISO 9001的要求),產品可能比起沒有那張證書的公司還有較大的機會產出品質良好的東西來。亦即,產品是否優良就靠品質管理制度能否落實,獲得證書與良好品質間,有正相關但不是等號。

2009年9月26日

KISS原則

Keep it simple, stupid


重點不是你有多厲害,懂得多艱深的理論與技術。


而是要將很難很難的東西,予以系統化,讓任何人都能很容易懂,而且做的時候不容易出差錯。

2009年9月25日

品質與質量

在台灣叫做品質,在中國叫做質量。


質量在台灣人的觀念中是重量的一種概念。和東西的好壞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隨著台灣人有百萬人到中國討生活,入境隨俗,加上傳媒的使用,越來越多的台灣人也漸漸習慣質量這個名詞。


其實叫做甚麼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夠溝通,就好像有很多台灣人會看簡體字,但寫不出來。大陸的人習慣使用簡體字,看到繁體字時,初期也認識不多。隨著交流的頻繁,漸漸熟悉對方的文字,甚至名詞的用法差異,也逐漸在交流中獲得了解,也是趣事一件。